
大會講者介紹
現任考試院院長
經歷:教育部部長、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黃榮村院長近期出版翻譯著作《啟示的年代:在藝術、心智、與大腦中探尋潛意識的奧秘》,係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2000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肯德爾(Eric Kandel)所寫,一本大部頭有關知識文化與當代神經美學之經典專書。

黃榮村 院長
現任考試院院長
經歷:教育部部長、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黃榮村院長近期出版翻譯著作《啟示的年代:在藝術、心智、與大腦中探尋潛意識的奧秘》,係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2000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肯德爾(Eric Kandel)所寫,一本大部頭有關知識文化與當代神經美學之經典專書。
現任考試院院長
經歷:教育部部長、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黃榮村院長近期出版翻譯著作《啟示的年代:在藝術、心智、與大腦中探尋潛意識的奧秘》,係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2000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肯德爾(Eric Kandel)所寫,一本大部頭有關知識文化與當代神經美學之經典專書。

SAM NAIFEH, MD
主題演講(二)脫癮:實務工作者不可不知的二三事
Addiction and Recovery:What the practitioner should know
SAM NAIFEH, MD, is certified by the American Board of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 and has additional certifications in Addiction Medicine and Addiction Psychiatry. He is an analyst member of the C. G. Jung Institute of San Francisco where he teaches and supervises candidates. He organized and inaugurated the Group Process Curriculum for the Jung Institute analytic training program. His areas of special interest include emotional development, self-regulation, group dynamics, study of myth and method in analytically oriented psychology, origins of psychological thought.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也因為加入環保團體及從事戶外活動的經驗,近年參與園藝治療、冒險治療、森林療癒等綠色照護模式,思考以榮格心理學做為骨架,以自然生態元素為介面,進行心理工作的可能性。

陳俊霖 醫師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也因為加入環保團體及從事戶外活動的經驗,近年參與園藝治療、冒險治療、森林療癒等綠色照護模式,思考以榮格心理學做為骨架,以自然生態元素為介面,進行心理工作的可能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主要專長:後現代取向心理治療理論、認知行為治療理論、諮商專業倫理、諮商師教育訓練與督導、文化與心理諮商、校園輔導工作與倫理

洪莉竹 老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主要專長:後現代取向心理治療理論、認知行為治療理論、諮商專業倫理、諮商師教育訓練與督導、文化與心理諮商、校園輔導工作與倫理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諮商心理師; 美國Sonoma State University婚姻、家庭、兒童諮商碩士,香港大學婚姻暨家庭治療博士;Asian Academy of Family Therapy院士,曾任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學會理事長,大學諮商中心主任;專長家庭治療、伴侶諮商、系統合作。
_%E8%B6%99%E6%96%87%E6%BB%94%E8%80%81%E5%B8%AB_edited_edited.jpg)
趙文滔 老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諮商心理師; 美國Sonoma State University婚姻、家庭、兒童諮商碩士,香港大學婚姻暨家庭治療博士;Asian Academy of Family Therapy院士。
曾任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學會理事長,大學諮商中心主任;專長家庭治療、伴侶諮商、系統合作。
經歷: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專長: 伴侶與家 族治療、同志伴侶與家庭諮商 團體動力、團體工作 健康輔導、衛生教育 愛滋教育、性別與性傾向教育、性教育

蔡春美 老師
經歷: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專長: 伴侶與家族治療、同志伴侶與家庭諮商 團體動力、團體工作 健康輔導、衛生教育 愛滋教育、性別與性傾向教育、性教育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專長婚姻諮商、家族治療、創傷治療、沙遊治療、性侵害相關訓練。
專業訓練
.榮格取向沙遊治療
.華無氏家族治療
.兒童性侵害相關訓練(創傷治療、心理評估、司法訪談員)

陳逸群 醫師
現任台中榮總精神部主治醫師(2016年至今)、台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成癮專科醫師、台灣成癮學會理事、社團法人蘆葦營身心靈恢復協會理事長。
研究專長:
酒癮、藥癮、成癮疾患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專長婚姻諮商、家族治療、創傷治療、沙遊治療、性侵害相關訓練。
專業訓練
.榮格取向沙遊治療
.華無氏家族治療
.兒童性侵害相關訓練(創傷治療、心理評估、司法訪談員)

熊秉荃 老師
實務論壇(一)論壇主題:在裂縫中看見光一從生物、社會、心理與靈性理解酒癮與人之關係
學歷:台灣大學護理學系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精神暨心理衛生護理學碩士、美國普度大學婚姻及家族治療博士
現任: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諮商心理師,美國婚姻與家族治療學會臨床會員及認證督導
博士在學期間曾任美國普度大學婚姻及家族治療中心家族治療師及家族治療實習督導、美國羅徹斯特大學Highland Hospital家庭醫學中心及Strong Memorial Hospital精神醫學部醫療家族治療師。並曾任台灣大學護理學系助理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學院訪問學者、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er心理社會腫瘤及緩和醫療部臨床及研究觀察員、香港大學行為健康中心訪問學者、The Chicago Center for Family Health訪問學者、美國西北大學兒童醫院 (Ann & Robert H. Lurie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icago) 的肺纖維囊腫中心及遺傳諮詢門診觀察員。
審閱《情緒取向VS婚姻治療》、《愛的功課:治療師、病人與家屬的故事》、《心理治療的道德責任》及《正念減壓、與癌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