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2壁報論文
場次3 12:00 – 13:15
-
以下僅列出標題與發表人姓名,摘要與作者資訊請見正式議程手冊。
-
請於發表時段前1小時完成張貼。
-
壁報尺寸為長120公分、寬90公分。
-
父母親童年逆境經驗與父母後設情緒理念之關聯研究:陳沛京
-
精神科門診患者負向生活事件、工作記憶、思考反芻及憂鬱與焦慮症狀之關係:藍福成、古永利
-
性別對「社會情緒學習課程」訓練結果的影響:李佳宸
-
孤寂感對圖文影音訊息之假新聞效應的影響:江巧如
-
標準化加權低解析度電磁斷層Z分數神經回饋對鬱症患者之額葉—邊緣系統迴路療效:黃泯翰
-
正念觀於精神疾病汙名化、積極富能關聯性之調節作用 –以臺北市某醫學中心精神科日間病房為例:黃孟涵
-
兒童精熟動機跨情境的一致性及差異:黃素英
-
「大學生身體外在形象滿意度」之探討與量表編製:陳莉蓁
-
限制聯合最大概似與邊際最大概似實徵表現之再檢驗:曾義軒
-
重製與延伸 Navon 實驗:個人與集體主義程度是否能夠影響整體優先效應?:張良聖
-
語音–尺寸對應聯結:檢驗跨感官聯結之自動化歷程與雙向對應性:張良聖
-
教育介入對改善精神疾病污名與求助心理專業態度之效果:江文慈
-
團體遊戲治療應用於國小低年級人際退縮兒童之探究:柯雯琍
-
焦慮特質影響場依賴的性別差異:許儷絹
-
以swLORETA分析鬱症患者的額葉—邊緣系統迴路之功能性連結:黃泯翰
-
踏出斜槓人生的第一步— 全職中年家庭主婦生涯角色轉換困境之探究:張睿軒
-
以類神經網路模擬因果推理歷程:詹竣程
-
拖延就寢時間對大學生生活功能之影響:初靖誼
-
個案報告:資優之高功能自閉症學生的求學適應問題:簡佑穎
-
台灣國中生家庭健康量表之編製:李竹恩
-
網路時代下單親家庭青少女人際互動模式轉變歷程_ 以偏鄉地區為例:張筑鈞
-
自編兒歌教學活動對國小特教學童之就醫行為成效評估:古永利
-
不同交叉驗證策略應用於機器學習之實徵評估:謝馥如
-
藝術治療運用於三、四級毒品危害講習之自我控制與自我效能成效研究:邱楡樺
-
Dizocilpine (MK-801), an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 antagonist, elicits timing-related impulsive action in male rats:洪浩瑋
-
在日中国儿童的发育障碍的发现及链接疗愈的过程:劉娟
-
大學生依附風格、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傾向之相關研究:郭俊顯
-
Effects of SUL in an Epilepsy Rat Model: Modulation of GABA and Glutamate Signaling:黃柔熏
-
The Effect of Auditory Modulations on Visual Object Perception and Visual Ensemble Perception:Chien-Chun Yang
-
Attachment figures in older Japanese people: Especially those living alone group and socially isolated group:Tatsuma Nakao
-
三至六歲幼兒在不同類型工作記憶作業上的表現:唐藝
-
危崖之花——女大學生童年逆境經驗與心理韌性之探討:王品潔
-
檢驗雙眼切換耗損與優勢眼間的關係:許毅杰
-
How does "how we feel younger" relate to our actual age and dayly life in a Japanese sample aged 20-89?:Hikari Kinjo
-
肩膀與我的距離——探討身形知覺對身體滿意度與飲食態度的影響:黃惞媃
場次4 14:25 – 15:40
-
以下僅列出標題與發表人姓名,摘要與作者資訊請見正式議程手冊。
-
請於發表時段前1小時完成張貼。
-
壁報尺寸為長120公分、寬90公分。
-
父親對子代情感行為與其知覺親代情感行為的關聯性:王韻茹
-
Situational and Dispositional Influences on Guilty and Innocent Individuals' Perceptions of Interrogation:黃湘雁
-
瑜伽練習對正念與自我控制之成效探究:石姿敏
-
「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中文化及其信效度檢驗:張 詠
-
運動員於正念練習後心理技能、競賽焦慮及運動表現之關聯:丁云淇
-
大學生的主觀時間壓力感與時間知覺:蔡瑋萱
-
使用機器學習協助因果效果估計之實徵探討:相對小樣本之情境:陳肇宇
-
探討幼兒在臉孔與簡單圖形二級空間關係之表現:王昭智
-
多工習慣對於執行功能之影響 The Impacts of Multitasking Habits on Executive Functions:王尹辰
-
以臉孔組合效應與工作記憶廣度探討神經元再利用假說:陳湘淳
-
兒童識字能力與臉孔區辨度組合效應之關聯性研究:王昭智
-
個案報告:協助女性藥癮者破繭蛻變之心理介入經驗:王倫婷
-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情緒調節對狀嚴重度與適應行為之影響:伍鎮偉
-
Effects of SUL on behavioral and neuronal deficits in an MPTP-induced rat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Shan-Chun Yang
-
台灣大學生罪惡感之探討及其測量工具的編製:蔡雅琇
-
Automated Assessment of Therapist Fidelity in the Unified Protocol using NLP Techniques:Tsuji Takumasa
-
對未來環境想像與否及實際看到之未來呈現能否提升環保意願:賴心玟
-
大學生孝道信念與網路霸凌之間的關係:石家蘊、莊舒評
-
四向度創意心向量表之發展:邱發忠
-
創意自我效能與幸運感之關係:以不執著為調節變項:邱發忠
-
以社會動畫作業探討成人自閉症之心智理論能力:吳佩珊
-
從情緒調節困難與憂鬱探討成人女性ADHD症狀與自殺意念之關係:黃韻芝
-
就讀單一性別環境者進入性別混合環境對人際互動之經驗探究:林芳瑀
-
跨理論模式團體治療改善一、二級毒品緩起訴團體成員的精神症狀:張錚如
-
線上學習對師生互動及學習成效之影響:李冠鋒
-
Emoji對訊息解讀的影響—探討語句與emoji傳達情緒的一致性對訊息情感解釋之影響:朱恆萱
-
以事件關聯電位探討大學生在社會與學業面向下的自我概念之異同:楊多加
-
音樂與智慧:實踐音樂所學與所展現的智慧:蕭孟晴
-
主管偏私的不可承受之重?感激和負債感的中介效果:范姜竣
-
國中生暗黑人格及HEXACO性格與霸凌及被霸凌行為之關聯:謝欣潔
-
初探兒童青少年學業成就之自我概念:陳欣瑩
-
我不爭,可以了吧!安靜離職的成因與影響:蔡家瑜
-
開發與探討虛擬實境在視覺空間認知能力訓練對於小學生數學幾何學習的影響:馮書軒
-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cogni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 systematic review:Kung-Tang Chang